一次盛会,就是一场文旅的狂欢。2023青岛100个网红打卡地评选结果出炉,即墨区8个地方入选。为此,大众网·海报新闻特推出《这个春天·遇见即墨》专题,选取这8个“网红打卡地”,展现“千年商都 泉海即墨”的文旅盛况,同时展现青岛最美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地的最美风景。
意不知所起,一往而前。春之盛,驱车沿着历史的车轮行进,抵达即墨文明之源——即墨区金口镇。在这里,以大汶口遗址、金口古港、古村古街等为依托的文化旅游线路已见“雏形”,古老的商埠有了新的“定义”。近日,凤凰村获评青岛100个网红打卡地,古村悠悠,这座古代“秀才村”正在重现往昔芳华。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即墨金口,有凤来仪。据《房氏族谱》载,明永乐时,房氏一族北迁至古阡之北,建村“北迁”,后来,北阡村一分为二,北阡河北沿用原名北阡,河南面一侧的这部分,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因此得名凤凰山。“凤凰山下凤凰村”,凤凰古村也因此山而得名。
穿过凤凰村村口的牌坊,走在凤凰大街上,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观光指示牌和村庄导览图。“凤栖苑”“凤栖亭”“莲花池”,这些早在清代的名号,如今也从历史长河中慢慢复苏,继续诉说着光阴的故事,散发着古朴的芬芳。漫步其中,随着风声好似听到了金口古港的商贸往来的声音。先民把北方的土特产贩运到南方,也把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带回到这里。
正午的阳光和煦温暖,一缕缕洒在凤凰村,行走至细长狭窄的小巷中,勾嵌精致的细缝花墙、精美绝伦的垂岩瓦脊、象形取意的砖石雕刻保存依然完整,经过鳞次栉比的房屋,仿佛感受到了建造者的思想,房屋主人的辉煌。
凤凰村内传统建筑较为集中,不曾留下岁月的痕迹,只留下了60处带有闽浙故居建筑风格的清代民居建筑。这些建筑中,80%保存完好,由于地处偏僻,凤凰古村与外界联系相对封闭,这里民风淳朴,乡土气息浓郁,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一处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
庄子秋水篇有云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许是唤名凤凰古村的缘故,在村庄的东北处,有两棵百年梧桐树,四周种着金镶玉的竹子,引来醴泉,表达了村民希望能引来凤凰栖息的美好愿望。值得一提的是,两棵树相生相伴,像一对夫妻共同经历风雨互相陪伴。
据凤凰村《房氏族谱》记载,短短200年间,从房氏家族中走出了七品以上大员28位,太学生56名,1名岁贡,1名武举,8名痒生,1名武痒生。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这个村子地方虽然不大,却是人才辈出。据史料记载,这个古老的村庄在明清时期曾出过太学生46人,七品以上官员28人,曾一度被称为“秀才村”。这些人为官或经商之后,又在村里建起了规模远远超出普通百姓房舍规格的房子。
沿着房格古巷行走至房格老宅,在这里岁月好似停止,仍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房格是房氏九世、清雍正年间的太学生,咸丰十一年,因他的孙子房枫庭抗击捻军殉难,朝廷就封房枫庭祖孙三代为从二品武功将军。如今,房格老宅门楼的保存完整,石鼓做的门当和四个精美的户对,以及两个雕刻家业兴旺的砖雕门罩,足以表明宅第主人的身份及地位。
离开小巷,继续探访隐藏在古村里的“人才”故居。房辉是房氏家族的第五世,清代康熙年间的岁进士,也就是科举术语中的岁贡生。他曾担任过湖北保康县知县。据凤凰村老人叙述,房辉老宅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凤凰村现存老宅中最古老的一座。
除此之外,在凤凰古村,很多老房子是连片的青砖灰瓦房,在古代能够建起这样的大房子,需要相当的实力才行,而凤凰古村之所以有如此实力,最主要的还是受繁华一时的金口港带动,先辈们以到南方贸易经商为生,不少人经商致富。
青石老巷木门,勾连起村庄薪火传承的清晰脉络;金凤凰老梧桐,续写着村民朴实无华的乡村记忆。不妨找个时间来这里,踱步于青石巷道之中,或者怀念江湖故人,或者细数似水流年,感受来自600多年前的静谧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