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将至,气温持续升高,在这个坐着不动都会淌汗的炎炎夏日,我们一起跳进10位大艺术家的夏日泳池吧!
林德罗·厄利什(Leandro Erlich)是位阿根廷出身的现代艺术家。他的作品多是大型装置艺术或影像。其作品充斥着对虚实的探讨,并运用人们的视觉视差、空间关系和音响效果,动摇我们的常识。他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虚·构》正在上海昊美术馆展出。
这件曾在2001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在阿根廷国家馆展出的作品《泳池》(The Swimming Pool),于2008年永久陈列于美国的MoMA PS1。《泳池》是用一个50厘米的隔离水层将现实世界与水底世界分离。站在水层下的观众与站在泳池上的观众用不同的视角共同体验上下两种不同的水中世界。
这是2004年柏林艺术家Susanne Lorenz与西班牙建筑师AMP和Gil Wilk合作的艺术项目,一个漂浮在水面上的游泳池。
流经柏林的Spree河因为过度污染,不是一个能让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自在游泳的地方,可大家又想在自然的状态下同时享受阳光和清凉,于是艺术家想出了一个城市海滩,帮助大家实现这个愿望。
它本来是一个临时的艺术项目,但是市民们对这个游泳池的热爱让政府决定让它成为一个永久的城市场所。
由James Turrell受邀设计的Baker Pool位于美国一间私人场所的地下室里,在昏暗的空间中LED灯是唯一的光源,在这里,人们沉浸在光与水营造的迷惑空间中。
来自斯洛伐克的摄影师Maria Svarbova,毕业于考古与文物修复专业,2010年开始从事摄影。
Maria Svarbova对斯洛伐克在社会主义时期所建设的泳池十分着迷,她擅长用空间几何与色彩营造实验性想象的影像作品。她作品的色调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照片中的超现实感和戏剧性的效果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不会游泳,没关系,摄影师Gray Malin在他的游泳池里放了足够多的游泳圈。Gray Malin在泳池用一千个游泳圈创作了这些让密集恐惧症抓狂的作品。
他将这些游泳圈放置在泳池中,并且用醒目的霓虹色进行装饰。这些彩色条纹的救生被摆成各种的图案漂浮在水面上。Gray Malin用俯视的角度进行拍摄,将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游泳圈呈现出五颜六色波普艺术的效果,重塑了人们对泳池的传统观念。
有关泳池的话题怎么能少了大卫·霍克尼。在1961年,当大卫·霍克尼还是一位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时,他的作品就获得了金奖,已经开始受到公众关注。作为“游泳池代言人”的霍克尼画泳池,给泳池拍照,研究水底的颜色变幻——甚至在1982年把自己的泳池底部也画上了画。
1987年的好莱坞罗斯福酒店也邀请霍克尼在自己酒店的泳池底部作画,为它增添名气与趣味。大卫·霍克尼把这个主题与色调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美学,美国西岸的充足阳光,泳池里的一湾蓝色,自己钟爱的明艳对比色他也都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
这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的作品。出生于艾克斯普罗旺斯的他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从19世纪末他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安涅尔浴场》这部画作的作者为法国画家乔治·修拉。他是一位新印象主义、点彩派画家,《安涅尔浴场》是画家确立了以点彩为表现手法后的第一部大作。作品描绘了在巴黎西部阿尼埃尔一带塞纳河里享受沐浴之乐的人们。修拉的这种点描技巧是将几种原料并列,但并非直接在调色板上调色,而是利用人的直觉经由大脑所转换的多种颜色的基点,在观赏者眼中呈现出某种色彩。在这幅画中虽尚未确立此种点描技巧,但堪称印象派宣言的历史性作品。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的这幅作品《跳水》于1992年创作完成。作为美籍非洲裔后代,他的经历强烈得影响了他的创作,因此他的作品大多通过援引历史和文化的语境,聚焦于黑人的主体性——美籍非洲裔人黑暗的政治经历和身份认同。
Linda Queally创作了一系列的泳池主题作品,她的画作也常出现在电影(如:《爱乐之城》 La La Land)及电视剧(《生活大爆炸》Big Bang Theory)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