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棒球比赛中,每一场比赛都要打满一定的局数。通常一场成人或专业级别的棒球比赛共设9局。

对于其他级别的棒球比赛,局数由联盟的管理机构来设定。棒球比赛中两队轮流攻守一次视为一局。由一队进攻另一队防守视为半局。每一局的上半局由主队防守,客队进攻。每一局的下半局由主队进攻,客队防守。

在每半局中,进攻方在3人出局之前应该尽可能多得分。“得分”即为击球员成为跑垒员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出局”即为防守方成功阻止进攻方球员到达下一个垒位,即使其出局。裁判员负责裁定击球员和跑垒员是否安全到达下一个垒位。如果进攻方被裁定3人出局则攻守双方互换。

棒球比赛中的最后一局,是打满一整局还是只打半局取决于队伍在进入最后一局的得分情况。如果客队在最后一局的上半局比分领先,但队仍有最后一次进攻机会,则比赛继续。如果主队在最后一局的下半局比分领先,则主队获胜,比赛结束。如果在最后一局的上半局结束时,主队比分依然领先,但客队已无进攻机会,那比赛结束,主队获胜。如果客队在最后一局的下半局,使主队球员3人出局,同时依然保持比分领先,则客队获胜。

如果最后一局主客队打平,那么比赛进入加时赛。加时赛的规则与最后一局相同,直至决出胜负。但是有些联盟会根据自己的一些规则,可能出现平局亦结束比赛的情况。

。出局的规则太多,此处不一一列举。三振出局是指投手累计投出了三个好球而击球员未能将球击出。接杀出局是指防守球员在球未落地之前直接接到了击出的球。触杀出局是指防守球员接球后,在跑垒员踏垒前,用持球手套或持球手碰触跑垒员的身体,使其出局的方式。

封杀出局是指对击球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球员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虽然棒球规则对于出局有统一的解读,但是对于出局的判定,都是以场上裁判员的判定为标准的。

失误是针对防守球员而言的,由比赛中的记录员来判断防守球员是否失误。失误是指防守球员由于未能按照正常守备方式进行防守,从而导致进攻方球员安全上垒或得分的情况。

详细的投球和进攻数据统计是用场上的记录员的记录或按照教练的需求进行统计的。本书中不会过多地讲解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在讲解技术要点时,会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来介绍技术统计使用的方式。

在各级别的棒球比赛中,棒球运动的器材和装备选择是球员、教练和家长一定会涉及的话题。那么,下面我们会详细介绍棒球球员所需要的基本器材和装备。

球棒的选用取决于球员的年龄。一般情况下,棒长不得超过1.067米,最粗的部分直径不得超过6.6厘米。

手套的形状、大小以及尺寸的选用,取决于球员的年龄和场上位置。大致区分如下。

球员可以根据年龄、脚感和鞋的功能,来选择不同种类的钉鞋。高级别的比赛可以允许穿金属钉鞋,但是低级别的比赛只能选择橡胶钉鞋。高级别的比赛中,球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面材质选择针对性的钉鞋(如真草坪钉鞋和人造草坪钉鞋)。高级别的比赛中,钉鞋的功能在比赛中越发明显。速度型球员可以选择重量更轻的鞋,但是对于体型高大的球员来说,应该选择支撑力强的鞋。

接手护具,头盔,打击头盔,打击手套,滑垒裤,球袜和袜蹬,球棒包或装备包,护裆等

Tag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